




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819.2-2004
中文名称:《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发布日期:2004-02-05
实施日期:2004-07-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张红玲、杨自华、白健、高青、王燕玲、万琼蓉
中国标准分类号:D41轻金属矿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金属矿
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本标准自2004年2月5日发布,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锡精矿中锡量的方法。碘酸钾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它通过精确控制滴定剂的加入量,来确定被测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在本标准中,锡精矿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通过与碘酸钾反应,根据滴定终点的变化来计算锡的含量。
二、样品处理
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本标准要求对锡精矿样品进行严格的采集和制备。样品采集应遵循代表性原则,确保采集的样品能够反映矿石的整体特性。样品制备包括破碎、筛分和研磨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可测性。
2、样品的溶解
在测定前,需要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本标准详细描述了样品溶解的过程,包括溶剂的选择、溶解条件的控制以及溶解后样品的处理。
三、碘酸钾滴定法
1、滴定原理
碘酸钾滴定法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滴定过程中,锡与碘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和锡的氧化物。通过精确测量反应中消耗的碘酸钾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锡的含量。
2、滴定操作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滴定操作的步骤,包括滴定前的准备、滴定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以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操作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精确的操作能力。
3、计算方法
在滴定完成后,需要根据消耗的碘酸钾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锡的含量。本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标准还对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对试剂的纯度要求、仪器的校准、样品处理的重复性以及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
GB/T 1819.2-2004《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为锡精矿中锡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通过遵循本标准的规定,可以有效地提高锡精矿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本标准的顺利实施,建议相关企业和实验室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标准的每一个细节。应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