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EC 131.5-2016《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 第5部分:电池贮存与运输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T/CEC 131.5-2016
中文名称:《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 第5部分:电池贮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6-10-21
实施日期:2017-01-01
发布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提出单位: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告等
起草人:裴锋、张萌、史晓燕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K84蓄电能装置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20.20酸性副电池及蓄电池
T/CEC 131.5-2016《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 第5部分:电池贮存与运输技术规范》介绍
T/CEC 131.5-2016《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 第5部分:电池贮存与运输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针对铅酸蓄电池在二次利用过程中的贮存与运输环节制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于2016年10月21日发布,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贮存技术规范
标准详细规定了铅酸蓄电池在贮存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
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
电池的堆放方式和堆放高度;
防火、防潮、防漏电等安全措施;
贮存期限和定期检查的要求。
2、运输技术规范
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技术规范,标准提出了以下要求:
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运输条件;
电池的固定和防护措施;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流程。
3、环境保护要求
标准强调了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
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规定;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监控。
4、质量控制
标准还对铅酸蓄电池的二次利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
电池的检测和评估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
质量记录和追溯制度。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T/CEC 131.5-2016标准的实施对于铅酸蓄电池的二次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贮存和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和操作,可以提升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的整体水平,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T/CEC 131.5-2016《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 第5部分:电池贮存与运输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铅酸蓄电池二次利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遵循这一标准,相关企业和个人可以确保铅酸蓄电池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和环保,为推动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