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4926.19-2001《实验动物 汉坦病毒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926.19-2001
中文名称:《实验动物 汉坦病毒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01-08-02
实施日期:2002-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起草人:贺争鸣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饲养动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GB/T 14926.19-2001《实验动物 汉坦病毒检测方法》介绍
《实验动物 汉坦病毒检测方法》(GB/T 14926.19-2001)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8月2日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
一、标准目的与适用范围
1、目的: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实验动物的汉坦病毒检测提供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人类和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实验动物的研究机构、大学、医院和商业实验室,特别是那些进行病毒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的机构。
二、标准内容详解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定义了与汉坦病毒检测相关的专业术语,包括汉坦病毒、实验动物、病毒分离等,为后续的检测方法提供了清晰的术语基础。
2、检测原理:
详细描述了汉坦病毒检测的科学原理,包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在实验动物体内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3、样本采集与处理:
规定了样本的采集方法、样本的保存条件以及样本处理的步骤,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检测方法:
介绍了多种汉坦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每种方法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结果判定:
提供了如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的标准,包括阳性、阴性和可疑结果的判断标准,以及结果的记录和报告方式。
6、质量控制:
强调了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照样本的使用、检测试剂的质量要求以及检测环境的控制等。
7、安全防护:
鉴于汉坦病毒的潜在危险性,标准特别强调了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三、标准的意义与影响
GB/T 14926.19-2001的实施对于提高实验动物的安全性、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防止汉坦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实验动物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实验动物 汉坦病毒检测方法》GB/T 14926.19-2001作为一项国家标准,对于规范实验动物领域的汉坦病毒检测工作、提升实验动物管理水平、保障科研人员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