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T 65-2014《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WH/T 65-2014
中文名称:《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
发布日期:2014-01-06
实施日期:2014-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提出单位: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9)
归口单位: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9)
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起草人:邢军、梁蕙玮、萨蕾、张红、郑巧英、陈幼华、曲建峰、田颖、毛凌文、潘泳怡
中国标准分类号:A14图书馆、档案、文献与情报工作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信息学、出版
WH/T 65-2014《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于2014年1月6日发布了《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WH/T 65-2014),并于2014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旨在为电子图书的元数据提供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元数据是描述电子图书内容、形式、结构等特征的信息,对于电子图书的检索、分类、存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规定了电子图书元数据的分类、属性、数据格式、编码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二、元数据分类
根据《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电子图书元数据分为以下几类:
1、标识元数据:包括电子图书的标题、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ISBN号等信息,用于唯一标识电子图书。
2、描述元数据:包括电子图书的摘要、关键词、分类号、主题词等信息,用于描述电子图书的主题和内容。
3、管理元数据:包括电子图书的版权信息、存储格式、文件大小、访问权限等信息,用于管理电子图书的版权和使用。
4、技术元数据:包括电子图书的制作工具、制作时间、文件格式等信息,用于描述电子图书的技术特征。
三、元数据属性
《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对各类元数据的属性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标识元数据中的“作者”属性要求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按照“姓,名”的格式表示;“ISBN号”属性要求提供电子图书的国际标准书号,格式为ISBN-13或ISBN-10。
四、数据格式和编码规则
为了确保电子图书元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规定了元数据的数据格式和编码规则。数据格式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进行表示,编码规则遵循Unicode字符集,以支持多种语言和文字的表示。
五、元数据的创建和管理
《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还对元数据的创建和管理提出了要求。电子图书的出版商和制作者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创建元数据,并在电子图书的制作、发布和传播过程中进行维护和更新。图书馆、书店等机构也需要按照标准对电子图书的元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