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1366-2022《畜禽肉品质检测 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测定 近红外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1366-2022
中文名称:《畜禽肉品质检测 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测定 近红外法》
发布日期:2022-03-09
实施日期:2022-10-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归口单位:全国屠宰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6)
起草单位: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郑州轻工业大学、安徽中青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
起草人:乔晓玲、白艳红、王媛媛、谢鹏、周辉、邹小波、张德权、李家鹏、高胜普、臧明伍、汤晓艳、谢宁宁、田寒友、白京、王辉、曲超、尤华、张朝明、成晓瑜、栗俊广、张松山、蔡克周、石吉勇、郑晓春、代真真
中国标准分类号:X22肉类加工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10肉和肉制品
GB/T 41366-2022《畜禽肉品质检测 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测定 近红外法》介绍
在2022年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项新的国家标准——GB/T 41366-2022《畜禽肉品质检测 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测定 近红外法》。该标准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畜禽肉中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以提高肉类品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标准背景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日益关注,对畜禽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畜禽肉品质检测方法往往耗时较长,且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这限制了其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高效的检测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品质分析领域。GB/T 41366-2022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规范和指导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畜禽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内容
GB/T 41366-2022标准规定了以下主要内容:
1、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畜禽肉中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在实施该标准过程中需要参考的其他标准和文件。
3、术语和定义: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畜禽肉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
4、原理: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畜禽肉品质检测中的原理,即通过分析畜禽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建立模型来预测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5、仪器和设备:详细描述了进行检测所需的近红外光谱仪、样品制备工具等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
6、样品制备:规定了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7、测定步骤:详细说明了从样品制备到数据采集、模型建立和结果计算的整个检测流程。
8、结果计算:介绍了如何根据近红外光谱数据计算畜禽肉中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方法。
9、精密度:规定了检测结果的精密度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10、试验报告:要求在试验报告中详细记录样品信息、检测条件、结果数据等关键信息。
三、标准意义
GB/T 41366-2022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畜禽肉品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监管部门加强对肉类市场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还能帮助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该标准的实施还将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