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J 20115.6-1992《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碰撞试验》基本信息
标准号:SJ 20115.6-1992
中文名称:《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碰撞试验》
发布日期:1992-11-19
实施日期:1993-05-01
发布部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提出单位: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
归口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单位:780厂、781厂、782厂
起草人:胡芳
中国标准分类号:C01技术管理
SJ 20115.6-1992《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碰撞试验》介绍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于1992年11月19日发布了《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碰撞试验》,并于199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标准SJ 20115.6-1992《机载雷达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碰撞试验》是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针对机载雷达设备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碰撞环境,制定的一套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该标准旨在通过模拟实际环境中的碰撞情况,评估机载雷达的抗冲击性能,确保其在极端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二、标准内容解读
1、环境条件
标准详细规定了机载雷达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碰撞试验要求。这些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温度:规定了试验过程中的温度范围,以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碰撞影响。
湿度:考虑到湿度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标准也对试验过程中的湿度条件进行了规定。
碰撞力度:明确了碰撞试验中应施加的力度范围,以模拟不同程度碰撞的影响。
2、试验方法
标准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试验方法,包括:
试验前的准备:包括机载雷达的安装、固定以及必要的预处理。
试验过程:详细描述了碰撞试验的步骤,包括碰撞的方向、速度、次数等。
试验后的检查:规定了试验结束后对机载雷达进行检查的程序,以评估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3、性能评估
标准还规定了性能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机载雷达在经过碰撞试验后仍能保持其设计性能。这包括:
功能测试:对机载雷达的基本功能进行测试,确认其是否正常工作。
性能参数测试:对机载雷达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如灵敏度、分辨率等。
耐久性评估:评估机载雷达在经过碰撞试验后的整体耐久性。
三、标准的意义
SJ 20115.6-1992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机载雷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机载雷达的生产和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而且通过严格的碰撞试验,确保了机载雷达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该标准还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促进航空电子设备的整体质量提升。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