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3649-2013《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649-2013
中文名称:《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发布日期:2013-08-30
实施日期:2014-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吴映璇、林峰、林海丹、邵琳智
SN/T 3649-2013《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介绍
SN/T 3649-2013《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13年8月30日发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检测对象
该标准规定了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等。这些药物在饲料中非法添加,可能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检测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技术,通过液相色谱分离样品中的化合物,再利用质谱/质谱进行检测和定量。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准确检测。
三、样品前处理
标准对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提取、净化等步骤。样品前处理是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检测方法
1、色谱条件:标准规定了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柱温等色谱条件,以保证样品的有效分离。
2、质谱条件:标准规定了离子源、扫描模式、监测离子对等质谱条件,以实现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选择性检测。
3、方法验证:标准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等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结果计算与报告
标准对结果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内标法、外标法等。同时,对检测报告的格式、内容、结果表述等进行了规范,以便于检测结果的准确传达和应用。
六、质量控制
标准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仪器的校准、试剂的纯度、操作人员的技能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SN/T 3649-2013《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作为一项国家标准,对规范饲料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饲料安全,维护人类健康。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