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1/T 1287-2021《实验东方田鼠 病原学等级及监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1/T 1287-2021
中文名称:《实验东方田鼠 病原学等级及监测》
发布日期:2021-02-09
实施日期:2021-05-01
发布部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上海市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起草人:谢建芸、魏晓锋、冯洁、熊炜、林金杏、薛俊欣、王胜昌、高诚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饲养动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DB31/T 1287-2021《实验东方田鼠 病原学等级及监测》介绍
DB31/T 1287-2021《实验东方田鼠 病原学等级及监测》是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2月9日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标准。
一、病原学等级划分
根据标准规定,实验东方田鼠的病原学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SPF级、CV级、PV级和IV级。其中,SPF级表示无特定病原体,CV级表示有特定病原体,PV级表示有潜在病原体,IV级表示有感染性病原体。
1、SPF级:实验东方田鼠在无菌条件下饲养,无特定病原体感染。
2、CV级:实验东方田鼠在特定病原体感染的条件下饲养,但病原体种类有限。
3、PV级:实验东方田鼠在潜在病原体感染的条件下饲养,病原体种类较多。
4、IV级:实验东方田鼠在感染性病原体感染的条件下饲养,病原体种类多样。
二、监测方法
标准规定了实验东方田鼠的病原学监测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抗体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1、病原学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培养等方法,检测实验东方田鼠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
2、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实验东方田鼠体内是否存在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
3、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基因测序等方法,检测实验东方田鼠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的核酸。
三、监测频率和周期
标准规定了实验东方田鼠的病原学监测频率和周期。根据病原学等级的不同,监测频率和周期也有所差异。
1、SPF级:每季度进行一次病原学监测。
2、CV级和PV级:每半年进行一次病原学监测。
3、IV级:每季度进行一次病原学监测。
四、监测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标准要求实验东方田鼠的病原学监测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记录内容包括监测时间、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等。报告内容包括监测结果的汇总、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建议等。
五、监测结果的应用
实验东方田鼠的病原学监测结果对于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对实验动物进行合理的病原学等级划分,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监测结果还可以为实验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