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3730.1-2013《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 第1部分:貂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730.1-2013
中文名称:《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 第1部分:貂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
发布日期:2013-11-06
实施日期:2014-06-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起草人:郑秋月、李晶泉、于灵、张浩等
SN/T 3730.1-2013《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 第1部分:貂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介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3年11月6日发布了SN/T 3730.1-2013《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 第1部分:貂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标准。该标准自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食品及饲料中貂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
一、标准发布及实施时间
该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发布日期为2013年11月6日,并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自实施之日起,食品及饲料生产、销售企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都应按照该标准进行貂成分的检测和鉴定。
二、标准适用范围
SN/T 3730.1-2013标准主要适用于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特别是对貂成分的检测。通过实时荧光PCR法,可以准确地鉴定食品及饲料中是否含有貂成分,从而保障食品及饲料的质量和安全。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类食品及饲料样品的检测。
三、标准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对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如“实时荧光PCR法”、“貂成分”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提供了基础。
2、原理:该标准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及饲料中的貂成分。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貂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变化,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貂成分。
3、试剂和材料:标准详细列出了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DNA提取试剂、PCR反应体系等,并对其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
4、样品处理:对样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提取DNA等步骤,确保样品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DNA提取:详细描述了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细胞裂解、DNA纯化等,确保DNA的提取质量和纯度。
6、实时荧光PCR扩增:对PCR反应体系的组成、反应条件等进行了规定,确保PCR扩增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7、结果分析:对PCR扩增结果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包括阈值循环(Ct值)的确定、扩增曲线的分析等,为貂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8、方法的验证:对标准方法的验证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指标的验证,确保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
SN/T 3730.1-2013标准的实施,对于食品及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食品及饲料中貂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食品及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减少因食品及饲料中掺杂貂成分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食品及饲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