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51/T 1025-2010《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田间检验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1/T 1025-2010
中文名称:《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田间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10-02-10
实施日期:2010-03-01
发布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1/T 1025-2010《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田间检验规程》介绍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B51/T 1025-2010《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田间检验规程》标准,自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种子生产的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的种子生产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种子生产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设施,包括适宜的气候、土壤、水源等。
2、种子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种子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种子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种子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种子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二、亲本种子的选育与检验
标准对亲本种子的选育与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
1、亲本种子应选育自优良的亲本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纯度和生产潜力。
2、亲本种子的检验应包括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
3、亲本种子的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有关种子质量标准的要求。
三、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
标准对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1、亲本种子的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等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亲本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观察和管理,确保其生长健康。
3、杂交种子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应根据种子的成熟度和品质要求进行确定。
四、田间检验与质量评价
标准对田间检验与质量评价提出了以下要求:
1、田间检验应在杂交种子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包括播种前、生长过程中、采收后等。
2、田间检验应包括种子的外观、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
3、质量评价应根据田间检验的结果,对杂交种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种子的质量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五、种子储存与运输
标准对种子的储存与运输提出了以下要求:
1、种子应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储存,避免受潮、受热、受污染等不良影响。
2、种子的运输应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和方式,确保种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3、种子的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种子的安全和完整。
六、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标准对实施与监督提出了以下要求:
1、种子生产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确保种子的质量。
2、相关部门应对种子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和种子质量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
3、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种子生产单位,应依法进行处理,确保种子生产的规范和安全。
DB51/T 1025-2010《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田间检验规程》标准为温、光敏型两系杂交小麦种子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和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