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7999.9-2008《SPF鸡 微生物学监测 第9部分:SPF鸡 试管凝集试验》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999.9-2008
中文名称:《SPF鸡 微生物学监测 第9部分:SPF鸡 试管凝集试验》
发布日期:2008-12-31
实施日期:2009-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1)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济南斯帕法斯家禽有限公司
起草人:曲连东、姜骞、韩凌霞、邵卫星、朱果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兽医学
GB/T 17999.9-2008《SPF鸡 微生物学监测 第9部分:SPF鸡 试管凝集试验》介绍
GB/T 17999.9-2008《SPF鸡 微生物学监测 第9部分:SPF鸡 试管凝集试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于2008年12月31日发布,并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目的与意义
SPF鸡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的研制、生产和检验等领域。为了确保SPF鸡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是至关重要的。GB/T 17999.9-2008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SPF鸡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生物制品的安全有效性。
二、试管凝集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观察凝集反应的发生,来判断SPF鸡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原体。在GB/T 17999.9-2008标准中,对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要求采集SPF鸡的血液或组织液等生物样本,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于后续检测。
2、抗原和抗体的准备:根据检测目标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原和抗体,进行稀释和混合。
3、试验操作:将处理好的样品与抗原和抗体混合,放入试管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4、结果观察与记录:观察试管中的凝集现象,记录凝集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进行结果判定。
三、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试管凝集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GB/T 17999.9-2008标准对试验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1、试验条件的控制:要求在恒温、恒湿、避光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以减少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抗原和抗体的质量:要求使用的抗原和抗体具有高度的纯度和特异性,以保证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技巧。
4、结果的重复性与可比性:要求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以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结果判定与应用
根据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可以对SPF鸡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原体进行初步判断。GB/T 17999.9-2008标准对结果判定提出了以下要求:
1、结果的阳性与阴性:根据凝集反应的发生情况,将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阳性表示存在病原体,阴性表示不存在病原体。
2、结果的可疑性:对于凝集反应不明显或难以判断的情况,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或复核,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结果的应用:试管凝集试验的结果可以为SPF鸡的微生物学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对于不合格的SPF鸡,需要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等处理。
GB/T 17999.9-2008《SPF鸡 微生物学监测 第9部分:SPF鸡 试管凝集试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SPF鸡的微生物学检测,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