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6778-2009《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6778-2009
中文名称:《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
发布日期:2009-03-25
实施日期:2010-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起草人:张佐光、李敏、顾轶卓、张大兴、张峥
中国标准分类号:Q2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20增强塑料
GB/T 16778-2009《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介绍
《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GB/T 16778-2009)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09年3月25日发布,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对纤维增强塑料(FRP)及其结构件失效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包括失效、失效模式、失效原因等,为后续的失效分析提供了基础概念。
2、失效分析程序
标准详细规定了失效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失效分析的启动条件、分析步骤、分析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等。这些程序的设定有助于确保分析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失效原因分析
标准对失效原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包括材料因素、设计因素、制造因素、使用与维护因素等,并为每一类因素提供了相应的分析指导。这有助于分析人员快速定位失效原因,提高分析效率。
4、失效模式识别
标准提出了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包括宏观观察、微观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失效模式的准确识别。
5、失效分析报告
标准规定了失效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内容、结论等,以确保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二、标准的应用价值
1、提升分析准确性
通过对失效分析程序的规范化,确保了分析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2、保障结构件安全
通过对失效原因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的安全性。
3、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纤维增强塑料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4、规范行业行为
标准的实施,为纤维增强塑料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三、标准实施建议
1、加强培训与宣传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对GB/T 16778-2009标准的培训与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对标准的了解和认识。
2、制定实施细则
企业应根据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3、定期进行失效分析
企业应定期对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进行失效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4、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失效分析的结果,持续改进产品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等环节,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
GB/T 16778-2009《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失效分析一般程序》的制定与实施,对于规范纤维增强塑料结构件的失效分析工作、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结构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