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721-2011《泥鳅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721-2011
中文名称:《泥鳅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04-15
实施日期:2011-06-01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721-2011《泥鳅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4月15日发布了DB32/T 1721-2011《泥鳅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规程》,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泥鳅的养殖过程中,对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规范养殖管理、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泥鳅养殖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保障。
二、标准主要内容
1、疾病预防技术
本标准明确了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技术,包括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养殖环境控制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泥鳅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风险。
2、疾病诊断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泥鳅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等。通过准确的诊断,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3、治疗方法
本标准提出了泥鳅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预防等。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疾病控制措施
本标准强调了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疾病控制措施,包括隔离病鱼、消毒处理、病死鱼处理等。通过严格的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和蔓延。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泥鳅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
2、保障产品质量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泥鳅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提升泥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本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有助于规范泥鳅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DB32/T 1721-2011《泥鳅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泥鳅养殖业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高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