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51/T 917-2009《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1/T 917-2009
中文名称:《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9-03-05
实施日期:2009-03-10
发布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1/T 917-2009《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技术规程》介绍
DB51/T 917-2009《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技术的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9年3月5日发布,并于2009年3月1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桑蚕产业的不断发展,桑蚕一代杂交种的培育和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蚕种培育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产效率低下、蚕种质量不稳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蚕种的生产效率和质量,DB51/T 917-2009标准应运而生。
二、标准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对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如“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等,为后续的技术规程提供了基础。
2、浸酸技术要求
标准对浸酸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浸酸液的配制、浸酸时间、浸酸温度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浸酸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蚕种的质量。
3、蚕种处理
在浸酸技术规程中,标准还对蚕种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蚕种的消毒、蚕种的储藏等。这些规定有助于保证蚕种在浸酸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浸酸技术的实施效果,标准还对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包括对浸酸液的质量检测、蚕种的质量评价等,以确保浸酸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蚕种质量
通过实施DB51/T 917-2009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使其更加适应现代蚕业的发展需求。
2、规范生产流程
标准对浸酸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有助于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桑蚕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蚕种培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蚕业的需求。DB51/T 917-2009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DB51/T 917-2009《桑蚕一代杂交种浸酸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规范生产流程、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