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1/T 1021-2013《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1/T 1021-2013
中文名称:《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3-11-01
实施日期:2014-02-01
发布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北京市农业局
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顺义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兴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DB11/T 1021-2013《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介绍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11月1日发布了《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DB11/T 1021-2013),并于201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主要内容
《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电子耳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奶牛电子耳标的生产、检测和使用。
2、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奶牛电子耳标、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为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提供了基础。
3、技术要求
标准对电子耳标的性能、尺寸、材料、结构、安装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电子耳标能够满足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4、试验方法
标准规定了电子耳标的性能测试、尺寸测量、外观检查等试验方法,以确保电子耳标的质量符合要求。
5、检验规则
标准对电子耳标的检验规则进行了规定,包括检验分类、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以确保电子耳标的生产和使用符合标准要求。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准对电子耳标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要求,以保证电子耳标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二、标准的意义
《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奶牛养殖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养殖效率
通过电子耳标的使用,可以实现对奶牛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保障奶源安全
电子耳标可以记录奶牛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产性能等,有助于保障奶源的安全和质量。
3、促进产业升级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奶牛养殖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奶牛电子耳标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奶牛养殖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