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31781-2015《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1781-2015
中文名称:《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
发布日期:2015-07-03
实施日期:2016-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
起草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王 次 炤、袁 静 芳、邢 立 强、姚 亚 平、李 昕、戴 嘉 枋、韩 军、杨 民 康、孙 广 芝、林巧芳
中国标准分类号:A24分类编码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GB/T 31781-2015《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31781-2015《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标准,自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与目的
1、标准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音乐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类与编码体系,数字音乐的管理和推广面临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了GB/T 31781-2015《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标准。
2、标准目的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数字音乐的分类与编码,提高数字音乐的管理效率,促进数字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标准内容解读
1、分类原则
根据GB/T 31781-2015标准,数字音乐的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性:分类应覆盖数字音乐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可扩展性:分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变化。
适用性:分类应符合数字音乐产业的实际需求,便于管理和应用。
2、分类框架
标准规定了数字音乐的分类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类型:根据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将数字音乐分为若干大类和小类。
音乐制作:包括音乐的创作、录制、制作等环节,涉及音乐的制作人员、设备和工艺等。
音乐发行:涵盖数字音乐的发行渠道、方式和模式,如在线音乐平台、实体唱片等。
音乐消费:包括用户对数字音乐的获取、使用和评价等环节。
3、代码规则
标准规定了数字音乐分类代码的编制规则,包括:
代码结构:采用层次编码的方式,将数字音乐的分类信息分为多个层级,每个层级用数字或字母表示。
代码长度:根据分类层级的不同,代码的长度可有所不同,但应保持一定的规律性。
代码唯一性:每个分类代码应具有唯一性,不得重复使用。
4、应用场景
GB/T 31781-2015标准适用于数字音乐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
数字音乐制作:帮助制作人员了解音乐的分类和编码规则,提高制作效率。
数字音乐发行:规范发行渠道和方式,提高发行效率和准确性。
数字音乐消费: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获取所需的数字音乐资源。
三、标准实施与推广
1、政府部门的推动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GB/T 31781-2015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了解和应用该标准。
2、行业协会的引导
行业协会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行业对标准的认知度和应用水平。
3、企业的参与
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标准,将GB/T 31781-2015标准纳入数字音乐的管理和运营流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公众的接受
公众应了解GB/T 31781-2015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支持和参与数字音乐产业的规范化建设。
GB/T 31781-2015《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标准的引导和规范,数字音乐产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音乐资源。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