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B/T 10923-2012《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实时荧光PCR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B/T 10923-2012
中文名称:《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实时荧光PCR法》
发布日期:2013-01-23
实施日期:2013-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SB/T 10923-2012《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实时荧光PCR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实时荧光PCR法》标准,标准编号为SB/T 10923-2012。该标准自2013年1月23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概述
1、适用范围
SB/T 10923-2012标准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这包括但不限于牛肉、猪肉、羊肉、鸡肉、鸭肉等常见肉类产品。
2、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动物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法等,为标准的理解和实施提供了基础。
3、检测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实时荧光PCR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核酸提取、PCR反应体系的配制、PCR反应条件的设定、数据分析等。
4、试剂和材料
规定了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酶、引物、探针、反应缓冲液等,并对其质量提出了要求。
5、仪器设备
明确了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如PCR仪、离心机、核酸提取仪等,并对其性能提出了要求。
6、质量控制
标准提出了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1、提高检测准确性
通过规范实时荧光PCR法的操作步骤和条件,SB/T 10923-2012标准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保障消费者权益
准确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有助于保障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3、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肉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SB/T 10923-2012《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 实时荧光PCR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肉类产品安全检测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够促进肉类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