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S/T 617.7-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7部分 粒度分布的测定 激光散射/衍射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YS/T 617.7-2007
中文名称:《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7部分 粒度分布的测定 激光散射/衍射法》
发布日期:2007-04-13
实施日期:2007-10-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赵云普、任中京、宋晓辉、赵玮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30承压钢
YS/T 617.7-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7部分 粒度分布的测定 激光散射/衍射法》介绍
YS/T 617.7-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7部分 粒度分布的测定 激光散射/衍射法》是中国铝、镁及合金粉末材料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并自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铝、镁及其合金粉末在工业应用中的普及,对这些材料的粒度分布特性的准确测定变得尤为重要。粒度分布直接影响粉末材料的流动性、填充性、反应活性等多个方面,进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YS/T 617.7-2007标准的制定,为铝、镁及其合金粉末的粒度检测提供了统一的科学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
YS/T 617.7-2007标准适用于铝、镁及其合金粉末的粒度分布测定。这些粉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化工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这些领域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标准的核心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与粒度分布测定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包括粒度分布、激光散射/衍射法等,为后续的测试方法和结果解释提供了基础。
2、原理
标准详细介绍了激光散射/衍射法的工作原理,即利用激光束照射粉末样品,通过测量散射或衍射光的强度分布来推断粉末的粒度分布。
3、仪器和设备
标准规定了进行粒度分布测定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激光粒度分析仪、样品分散装置等,并对其性能和使用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4、样品的制备和处理
标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取样、分散、清洗等,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测试方法
标准规定了使用激光散射/衍射法进行粒度分布测定的具体步骤,包括样品的装载、测量参数的设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6、结果的表示
标准要求测试结果应以粒度分布曲线或粒度分布表的形式表示,并明确了结果的报告格式和内容。
四、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YS/T 617.7-2007标准的实施需要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将负责标准的宣传、培训和监督工作,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
五、标准的影响与展望
YS/T 617.7-2007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铝、镁及其合金粉末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也将成为必然,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