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698.8-2017《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铝量的测定 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698.8-2017
中文名称:《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铝量的测定 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发布日期:2017-09-29
实施日期:2018-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起草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孙宝莲、周恺、刘雷雷、李波、张丹莉、李震乾、孔令臣、卢思瑜、罗策、黄永红、李剑、麦丽碧、熊晓燕、许洁瑜、张小琴、陈晓东、佟玲、李甜、王立、张殿凯、张斌、李佗、周金芝、魏东、张瑾洁、秦军荣、瞿昕薇、何雄杰、韩晓、郝思文、田晓龙、孙爱平、李娜、杨再江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50钛和钛合金
GB/T 4698.8-2017《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铝量的测定 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介绍
GB/T 4698.8-2017《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铝量的测定 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该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标准背景
钛及其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铝作为钛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其含量对合金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准确测定钛合金中铝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铝含量测定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准确性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GB/T 4698.8-2017标准提出了两种新的测定方法: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二、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
GB/T 4698.8-2017标准规定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005%至0.1%。
2、原理
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
该方法基于铝离子与EDTA形成络合物的原理。将样品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铝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铝沉淀。随后,加入氨水使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的氨络合物。通过EDTA滴定,测定铝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该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使样品中的铝原子激发产生特征光谱。通过测量铝的特征光谱强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铝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
标准详细列出了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高纯水、硝酸、氢氧化钠、氨水、EDTA等,并对其纯度和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4、仪器设备
标准规定了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滴定管、比色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并对其精度和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
5、分析步骤
标准详细描述了两种测定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的称量、溶解、沉淀、分离、滴定或光谱测定等环节,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条件和注意事项。
6、结果计算
标准提供了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指导实验人员准确计算出铝的含量。
三、标准意义
GB/T 4698.8-2017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海绵钛、钛及钛合金中铝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两种新方法的引入,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该标准还有助于规范检测行为,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钛合金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