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的标准号是:NY/T 1482-2007
NY/T 1482-2007《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7-12-18发布,并于2008-03-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河北省植保总站;起草人是王福祥、王玉玺、林云彪、张连生、朱景全、项宇、刘慧。
“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介绍
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是一套针对稻水象甲(也称为稻水龟子)这一农作物害虫的科学检测流程。该方法旨在准确识别和监测稻水象甲的存在,以便在农业生产中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护稻田免受其危害。
该鉴定方法通常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样本采集,即从疑似受稻水象甲侵害的稻田中收集昆虫及其卵块;接着是外观观察,通过显微镜等仪器观察其形态特点,如体色、大小、形状及其它可辨识的生物特征;然后是实验室分析,这可能涉及到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例如PCR扩增特定的DNA片段,来确认样本是否为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还可能包含生态调查和田间试验,通过监测成虫的活动范围以及幼虫对水稻植株的影响来确定害虫的分布和密度。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害虫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以及指导农民合理用药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稻水象甲的检疫鉴定,从而为农业管理和害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