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3/T 768.7-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燃油供储场所》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768.7-2009
中文名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燃油供储场所》
发布日期:2009-11-03
实施日期:2010-01-01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3/T 768.7-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燃油供储场所》介绍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33/T 768.7-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燃油供储场所》。于2009年11月3日发布,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防范系统设计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燃油供储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可扩展性等。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燃油供储场所的特点,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防范系统组成
本标准明确了燃油供储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等。系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满足安全防范的需求。
3、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本标准对各子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报警系统的响应时间、门禁系统的安全性能等。这些技术要求旨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防范。
4、防范系统施工与验收
本标准对防范系统的施工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系统调试、验收标准等。这些要求有助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燃油供储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确保场所的安全稳定。
2、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燃油供储场所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燃油供储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市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DB33/T 768.7-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7部分: 燃油供储场所》的发布和实施,为燃油供储场所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