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3/T 713-2008《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713-2008
中文名称:《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发布日期:2008-10-07
实施日期:2008-11-08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归口单位: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起草单位: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姜巨舫、姜晓丽、张峰、刘琼、朱苗佳、吴华庆、王江伟、吴敏英、邵越炯、朱蕾、赵苏靖、吴卫星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99有关制药学的其他标准
DB33/T 713-2008《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介绍
DB33/T 713-2008《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是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10月7日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自2008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
一、药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药品冷链物流是指在药品生产、储存、运输、配送等环节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流通的一种物流方式。药品冷链物流的目的是防止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生变质、降解或污染,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品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
1、温度控制: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药品的特性,严格控制温度,一般分为2-8℃、15-25℃等不同温度区间。
2、湿度控制: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湿度,以防止药品吸湿、潮解或干燥。
3、运输工具:药品运输应使用专用的冷藏运输工具,如冷藏车、冷藏箱等,以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4、包装与标识:药品包装应符合药品特性和运输要求,同时在包装上明确标注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三、药品冷链物流的管理要求
1、人员培训:药品冷链物流从业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药品储存、运输等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2、设备维护:定期对冷藏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满足药品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
3、记录管理:建立药品冷链物流的记录管理制度,包括温度记录、湿度记录、运输记录等,以便于追溯和监控。
4、应急预案:制定药品冷链物流的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交通事故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确保药品安全。
四、标准的意义与影响
DB33/T 713-2008《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浙江省药品冷链物流的管理水平,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药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可以有效降低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风险,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