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梅切花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号是:LY/T 2321-2014
LY/T 2321-2014《腊梅切花生产技术规程》由国家林业局于2014-08-21发布,并于2014-12-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等;起草人是李庆卫、张启翔、杨灿芳、宋兴荣、何相达、周剑良、张文科、田文桥、陈洁、杜永芹。
“腊梅切花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腊梅,以其幽雅的姿态和独特的芳香,成为许多切花爱好者及专业人士钟爱的植物之一。在生产腊梅切花的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技术规程至关重要。这些规程旨在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提高切花品质以及延长花卉的保鲜期。
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这关系到最终切花的观赏价值和耐贮运性。优良的腊梅品种应具备花朵形状美观、色彩鲜艳和抗病性强等特点。种植地的选择也非常关键。腊梅喜光,因此需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栽培。同时,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以保证根系健康生长,促进花卉的茁壮发展。在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水肥管理也是保证花卉质量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株造成不利影响。施肥则应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合理配比,以满足腊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病虫害防控同样不可忽视。需定期检查腊梅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害虫侵扰或疾病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防治措施。对于切花而言,适时的采收也尤为关键。采收时应选择半开放状态的腊梅,这样既能保证切花在后续处理中更好地开放,也能避免过度成熟导致花瓣脱落。采收后,通过正确的后期处理方法,如剪枝、消毒和适当冷藏,可以显著提升腊梅切花的保鲜期和美观度。
腊梅切花生产技术的规程涵盖了选种、选址、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采收等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控制是生产出高品质腊梅切花的基础。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程,不仅能提升切花的整体质量,还能为花卉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