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5/T 618-2013《蒙餐 汆羊肉》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5/T 618-2013
中文名称:《蒙餐 汆羊肉》
发布日期:2013-10-30
实施日期:2013-12-30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5/T 618-2013《蒙餐 汆羊肉》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3年10月30日发布了DB15/T 618-2013《蒙餐 汆羊肉》标准,并自2013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15/T 618-2013《蒙餐 汆羊肉》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汆羊肉的制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以保护和传承蒙餐文化。该标准涵盖了汆羊肉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方面,为汆羊肉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二、原料要求
标准对汆羊肉的原料进行了严格规定。羊肉必须来源于健康的羊只,且屠宰后应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检验。羊肉的新鲜度、色泽、气味等感官指标也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对于辅料和调料,如葱、姜、蒜等,也应选用新鲜、无污染的优质产品。
三、加工工艺
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汆羊肉的制作过程,包括羊肉的切割、腌制、汆烫、调味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要求,以确保汆羊肉的口感和风味。例如,羊肉需切成均匀的薄片,以便于快速汆烫;腌制过程中需加入适量的调料,以提升羊肉的风味。
四、感官和理化指标
汆羊肉的感官要求包括色泽、气味、口感和形态等方面。标准规定,汆羊肉应呈现出自然的肉色,气味鲜香,口感嫩滑,形态完整。理化指标则涉及水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确保汆羊肉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
五、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是衡量食品安全的重要标准。DB15/T 618-2013规定了汆羊肉中微生物的限量,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以防止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六、包装、贮存和运输
标准还对汆羊肉的包装、贮存和运输提出了要求。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能够有效保护食品不受污染。贮存条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延长汆羊肉的保质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挤压、污染或变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