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2043-2008《纳米碳酸钙检验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2043-2008
中文名称:《纳米碳酸钙检验规程》
发布日期:2008-04-29
实施日期:2008-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
起草人:邹明强、曹林、李锦丰等
SN/T 2043-2008《纳米碳酸钙检验规程》介绍
《纳米碳酸钙检验规程》(SN/T 2043-200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4月29日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检验流程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标准自2008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级、食品级和医药级纳米碳酸钙。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油墨、造纸、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确保不同应用领域对纳米碳酸钙产品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二、检验内容
1、外观与物理性质检验:包括纳米碳酸钙的色泽、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密度、白度等物理性质的测定。
2、化学成分分析:对纳米碳酸钙中的钙含量、杂质元素(如铁、铝、硅、镁等)进行定量分析。
3、热稳定性检验:评估纳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以确保其在加工过程中的适用性。
4、吸油值测定:衡量纳米碳酸钙对油脂的吸附能力,对涂料、塑料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5、分散性检验:评估纳米碳酸钙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对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6、其他性能检验:根据产品应用领域的特点,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性能的检验,如耐候性、耐酸碱性等。
三、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碳酸钙各项性能指标的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物理性质检验:采用光学显微镜、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测定仪等仪器进行测定。
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技术。
热稳定性检验: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对样品进行加热,观察其质量变化情况。
吸油值测定:采用标准方法,通过测定纳米碳酸钙对油脂的吸附量来评估其吸油性能。
分散性检验:通过分散性测试仪对纳米碳酸钙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能进行评估。
四、质量控制
本标准强调了对纳米碳酸钙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检测机构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